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批判一本書

學習策略與方法
批判一本書/文章
109901002 教育一甲 黃敏揚

批判,必定建立於全面的了解,才能談批判,若對一項事務只是一知半解,就妄加虛言,言詞也毫無說服力!畢竟某種程度說來批評並不是厚道的行為,批評應該基於希望對方改進而非一昧抨擊,攻擊他人的缺點很容易,但能在批評之餘提出解決方法並不是人人都會;所以我們不該時常想挑出他人毛病,指教甚於批評,若能找出問題的同時也提出聚建設性的意見,他人一定不會你的批評!

這份作業乍聽之下並不難完成,但事實上卻不好完成!市面上的書籍、文章能夠出版、流傳於大眾間必定是經過認可的,一定有它可取的想法或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包含其內;有爭議、惹人非議的書籍、文章相較之下絕對比被普羅大眾接受的書籍難以找到,因此我們接觸到的幾乎是佳作,真要批判只能說是雞蛋裡挑骨頭了!

我選則的文章是李家同教授的〈台灣需要的信仰:抬頭三尺有神明〉,以李教授的豐富學識與社會地位,其實我是沒資格批評這篇文章的,畢竟人生經歷的差異就算我真的言之有物社會大眾也指認為我不自量力!因此在這裡若說批評,不如說是我提出與李教授不盡相同的觀點。

李家同教授的〈台灣需要的信仰:抬頭三尺有神明〉 此篇主指在於有鑒於台灣社會的世風日下,而提出宗教的善與約束力,進而期待台灣能透過信仰來安定社會秩序。宗教的力量絕對是不容小覷的,這點無庸置疑,世界上有鼠不清的信仰神話,正是在於宗教甚於一切力量的約束力,勝於法律、勝於風俗也勝於道德!但是,我不認為信仰能挽救世風的轉變,也不認為恢復宗教熱情對現在的社會全然是好的!李教授有提到,古早農業社會因為信仰的普及,因此人民抱持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心態,因此人們較少做壞事;宗教為何存在?我相信一種說法是古代君主為有效控制臣子、人民所建構的一套理論系統,它利用鬼神的概念嚇使人民遵守社會規範,也同時達到監控的目的!與其強調宗教的神祕性,不如江宗教視為君王駕馭人民的一種術罷了!

宗教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但有時宗教所說的博愛,不過是針對同樣信仰之人而已,甚至有的彈不上愛,只是為了規範同樣信仰之人民!舉例,伊斯蘭教之所以存在是為了維持中東阿拉伯世界的平衡,它有助人觀、有感恩觀,但更多的是互不相侵規範,甚至為了維持自身勢力,伊斯蘭的聖戰觀正是恐怖主義盛行之原因!再說天主教、基督教,這些宗教其實是最自私的,他們接強調博愛,彈一發現有相抵觸的信仰,就寧可不接觸,聚會永遠只守在封閉的教堂,信徒的捐獻也只為了建造更舒適的禮拜環境,還不如慈濟的濟世觀念!有人說不會啊,他們很接納社會大眾啊!那是因為他們也需要吸收信徒,自然表現出善的那面!而當前台灣社會的信仰更是不值一提,宗教早已與功利主義結合,拜神求錢錢名求利,宗教、廟方甚至利用民眾的盲目心態高價出售相關宗叫產品,頭香、平安符、天燈、法事!變相的信仰與神棍有什麼差別,只不過是正大光明的煉財而已,這種信仰還不如不要。

當然宗教還是有它可取之處,但就我看來現今的宗教不適合當約束人心的力量反而比較適合當社會規範,要改變世風,還是得從人的基本價值、品行做起,與其強調鬼神概念,不如花時間完善教育、從基礎紮跟,畢竟任何力量都比不上身根柢固的正確觀念,這是我對〈台灣需要的信仰:抬頭三尺有神明〉的批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