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901003 蘇薏文
我看的書是劉墉先生的「你不可不知的人性」。作者在這本書裡面說了許多故事,揭露了人性險惡或醜陋的一面,劉墉先生對每一個故事都有自己的觀點或見解,可是有一些是我不認同的觀點或思考方式。
書底寫著一段話:「因為人性醜惡,所以你不能不認識它;因為人性向善,所以你不能不諒解它。這本書像一把手術刀,切到人心的深處。先讓你看清人性的毒瘤,再把毒瘤切除。它絕對是血淋淋,只是血淋淋之後,希望帶給你一種豁達。」這本書說的是人性,卻大部分都在闡述人性惡的那一面,人性善的那一面幾乎沒提到,看了雖然讓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但是我覺得並不會讓人覺得豁達,只會增加我們對人性的不信任。
第一篇叫做「股市名嘴換人做」大意是說一位股市名嘴──王經理預測錯誤慘賠後,公司其他員工不再信任他,也成立自救會互相幫忙,買他們自己認為會賺錢的股票,唯有一名職員小邱默默支持著他,其他員工笑他笨,勸他不要跟著王經哩,他也不為所動。後來王經理欠債辭職了,臨走前向總經理極力推薦與他有難同當的小邱,於是小邱升官,小邱在家舉行慶功宴的時候,大家才發現他的家裝潢得很漂亮,不像是跟王經理一樣慘賠的人,正疑惑著,小邱說了;「誰說我跟王經理了?我有說過我跟他嗎?我起初聽他的,後來全是偷偷聽你們的啊!不然,我哪能這麼發?」在我看來,小邱對王經理的做法看似講義氣,其實根本就是個表裡不一的人,只會做表面功夫!作者在最後卻讚揚他,說他創造了共同意識。但若是王經理知道小邱只是表面上支持他,心裡會有多難過!雖然小邱做法是聰明的,也很高明,但我覺得他的做法不值得得到成功。
第二篇是我最看不懂的一篇,故事關於一個家庭,主人擁有很多菲傭,其中一位男菲傭總是坐在餐廳,負責攔住常常跑進跑出的小女兒,說是怕她亂跑撞到桌角。但是主人對於男菲傭的工作內容很有意見:成天不做事,就只是坐在那兒擋住亂跑的小孩,感覺就像是養了個吃閒飯的人。於是男主人決定派些其他簡單的工作給他做,沒想到,他連澆花也澆不好。主人發飆了,結果隔天就接到小女兒撞到桌角送醫的消息,後來,男菲傭又回到原本的崗位,負責攔住小女兒。只是,從受傷那天開始,小女兒看到男菲傭,就露出驚恐的神情,再也不敢踏進餐廳了。作者以一個人「閒得發慌」就會「無事生非」為例,分析這個故事,他還說:「在辦公室裡,你可以得罪忙人,因為忙人沒時間跟你計較;你可千萬別得罪閒人,因為閒人有的是時間跟你周旋。」這是什麼奇怪的道理!這樣的結論一點都不符合邏輯,得罪人與否不是這樣分的,這種觀點很奇怪。我認為作者把這個世界想得太複雜,把人性想得太壞了,總是往壞的或是悲觀的方面去分析,雖然這本書的主旨本來就是在教我們認是人性險惡的一面,可是我認為他有些舉例不是很恰當,像第七章開頭他寫道:「如果你是醫生,當你打開病人的肚子,發現他沒病。等他甦醒之後,你該告訴他你是誤診,還是『手術成功,保證痊癒』?」我覺得這已經是個道德問題了而不是人性的問題。有些想法是作者自己主觀的意見,有點太過武斷。
劉墉先生有很多豐富的生活經驗,他把一些人性惡的一面寫出來讓大家知道,不會上當或受害,但是難免會流於主觀或偏頗,我們讀者在閱讀、吸取經驗的同時,也要思考一下作者的觀點是否正確,也要因為例子不同而調整待人處事的方式。不要成為只會照書本念、沒有自己思考力的書呆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