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危險心靈

103級109913057吳玟霈
危險心靈

大綱
這本書在說一個叫謝政傑的主角,一個國三的學生因為在導師的數學課看漫畫被抓,先被罰站在講台前面聽課,偏偏主角個性搞笑了一點,就在講台面前搞笑讓同學不專心上課,所以就被罰到教室外面,當他被罰到教室外面的時候又盯著籃球場上面上課的女生看,於是他就連人帶課桌椅被驅逐到走廊上了!這一切都只是個開端,在他被罰在外面上課的情形被同學媽媽發現的時候,接著後續發展就像是骨牌效應一樣,一直不斷的延續下去,看似是學校、家長及學生之間的問題,最後越演越烈,甚至引起了整個教育體系、國家人民、政府及在野黨之間的對立與反抗,後來故事的結尾並不是以歡樂的方式結束,主角最後離開了原本的學校,並且再也不想說話了,這是在他經過了一連串激烈的抗爭後,用沉默來表達他的立場吧!

書裡闡述的觀點
我覺得裡面有個人說的話可以完全的表達出來這本書的觀點,那個人說:「小時候,我好想背著大大的書包去上學。我以為我會在學校學習思考、體會、尊重、分享,好讓我更懂得享受生命所賦予我的一切,更懂得熱愛這個世界。直到我開始上學之後,我才明白我想錯了。他們說,教育就是競技場,而讀書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爭奪戰,為了保持領先,我們放棄了思考、體會、尊重、分享,開始學習平庸、冷漠、虛偽、貪婪,我已經不想再繼續長大了。當我們不再保有孩子的純真時,青春、歡笑、自由與想望也就遠離了,我們彼此責怪、相互憎恨、鬥爭、殺戮……直到我們徘徊在黑暗與荒蕪裡,直到無助的吶喊與哭泣淹沒了我們。我要明白地告訴每一個人,是我們的平庸、冷漠、虛偽、貪婪讓生命變成了一連串失去純真的過程。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中下死亡的種子,讓腐敗在自己的內在萌芽,茁壯。是我們自己澆水灌溉,眼睜睜地看著我們在腐敗中失去自己,在腐敗中失去一切。」作者想強調的是學生失去了純真,如同書背面的引文:「如果一間間應該船出學生嘻笑聲的教室,聽不到嘻笑的聲音;應該充滿健康活蹦身軀的操場,看不到活蹦亂跳的身影,那麼它跟長達十二年的監獄刑期有什麼差別?十二年的禁錮會怎樣改變一個人?如果那一對一對無精打采、死魚般的眼神讓人聯想到死亡的話,監獄堆積如山的屍體至少還有一張一張的照片可供記念,而孩子們是去的那些閃耀著光芒的眼神,我們將要去哪裡憑弔?」更說明了作者對現代教育的看法與觀念,作者認為教育不過是件簡單的事,有著純潔與真誠的心靈存在,人與人之間會有更多的呼應:知識呼應著好奇,熱情呼應著求知,信任呼應著敬重。生命的成長讓我們有智慧與關愛,不再有考試、競爭、威脅、懲罰,更沒有憎恨、恐怖之類的事情發生了。

我的想法
我認為一開始是那個主角謝政傑做錯事情,這點是無庸置疑的,大家都知道上課要專心聽課,所以他被處罰了!我也覺得這是他應得的。然而,因為主角天生的個性,也許該說是樂天,導致老師認為他的處罰對謝政傑來說是不痛不癢的事情,才罰他到外面去上課!因此裡面的詹老師覺得自己的立場是沒錯的,但是他在處罰的當下,並沒有想到學生的感受,也剝奪了學生受教的權利,後來,當主角數學小考考的比以前補習時差的時候,詹老師加以諷刺主角不知羞恥,雖然我真的無法從書中的描述判定,詹老師是因為小傑不去他的課後補習班,還是真的是認為主角不受管教,才對他如此苛刻,但不管如何,他的確羞辱了小傑!
而書中詹老師開課後補習班這件事,也不禁讓我想起以前聽的傳聞,即使很多明星老師他的教學方有不合裡的地方,還是很多父母想把自己的小孩送進他們的班級,而明星老師有些會以課後輔導的名義開補習班來賺取收入,而校方有時為了獲取社會資源及招收更多的學生,也就對這種事睜隻眼閉隻眼,當然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抱著賺取利益的心態,但不可否認的,只要事情牽涉到利益,一切都顯得相當複雜了,因此,學校老師的確應盡量避免在課後開補習班,以免遭人非議!曾經有人說學校是學習的聖堂,我們不該讓金錢去玷污它。這句話充分表明了,學習不過是一件極其單純且快樂的事。
求知,本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也常常體會到其中的快樂,尤其是理解書中的內容,並且能加以運用的時候。然而,更多時候卻是被報告及考試的壓力,弄得喘不過氣,常常我還沒弄懂書中的內容,就被迫把問題的答案背下來參與考試,有些人甚至想獲得好成績而去作弊!這偏離了學習的本質,教育,也失去了它的意義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