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一甲 109916005 李若瑋
書中內容是如果人不會死亡,一百年間的世界。不會死亡的原因不明,結束不會死亡的原因亦不明。死過的人和沒死過的人,差別在於死過的人失去了感覺、失去了眼淚。乍看之下似乎人們會因此幸福快樂,科技也會更發達,因為那些研發科技的高知識分子都不會死亡了,人們也得到夢寐以求的願望。
但其實不然,因為不會死亡這件事情衍生出許許多多的問題。不會死亡,那死刑犯該如何處置呢?殺人需要償命嗎?如果厭倦了〝活著〞該如何是好呢?因為不會死亡,人類的惰性阻擋了科技的進步,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後的人類世界,在外表上幾乎沒甚麼兩樣。時間考驗了許多事情,讓很多專家親眼看見他們的預言錯誤。擁有最好腦袋的科學家花了太多時間在發呆,就跟其他人一樣。
原來死亡無法幫助人們思考生存的意義,唯有永生不老。當生命成了無法終止的旅程,原本熟悉的一切便開始崩解,法律、倫理、活著的意義……。你再也無法用自殺來逃離你所不願面對的一切,你只能一天一天的活下去。天堂不收,地獄無門。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腦海裡有好多好多想法等著被敘述,很值得省思。究竟人們活著的意義是甚麼呢?書中提到有位活了一百多年的老太太到了永生人心理諮商中心詢問了相同的問題,中心的諮商師給了老太太一份問卷,並在她繳回時建議老太太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這段的結尾有句老太太的想法很有趣:或許,學習各國語言也是打發時間的好辦法? 原來活了這麼多年,最後能做的卻只是找到一件事情來塘塞自己餘下的時間,好讓自己不空虛。
作者提到:當人類終於實現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卻發現這個夢想和他們的期待產生重大的差距─那麼,該怎麼辦呢?人生的意義,究竟是甚麼呢?到底追求到了甚麼,可以讓人生圓滿呢?一下子就追求到了的話,人生真的就會變的重複繁瑣,枯燥難耐嗎?
非常遺憾的,我就如同書中描述的許多人一樣,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義,以為到了某天就會水落石出。但如果真的讓我遇上了書中的情境呢?如果我真的變的長生不老呢?那我生存的意義,會不會到了某天也不會水落石出呢?
現在的社會強調多元化的發展,強調想做甚麼就去做甚麼,但失去了制式化的規定,沒有了既定好的未來,擁有了太多的選擇,卻無法下定決心去選擇。
老實說,我根本不希望人類長生不老的這天來到,長生不老的意義是為了甚麼?書中那些原本預定好自己永生之後的計畫的人們,最後卻也被時間一點一滴的磨掉了那些行程,最後一樣步入了拼命去死的局面。何必呢?如果能找到自己生存的意義,那不用多給時間,你也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精彩,不是嗎?反之,如果你遲遲不能了解自己生存的意義,那麼我相信,就算成了永生人,一樣不會找到。
重點不是在於生命的長度,也不是在於完成了甚麼,而是如何完成。就像電影一路玩到掛的那兩位罹患癌症的老人,列了必須完成的十件事情,而在那過程中他們也獲得了許多,遠遠多於清單上的十件事情。
或許當我們把現在的每一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的時候,我們才能活得更精彩,也才能了解自己內心渴望的是甚麼,追求的是甚麼。
我認為,生存的意義是不要讓自己後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