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早上三小時完成一天工作

學習策略與方法 期末心得報告
數一甲 109913028 郭怡伶
² 書名:早上三小時完成一天工作
² 作者:箱田忠昭
² 譯者:吳鏘煌
² 出版社:春光出版
² ISBN:978-986-6822-24-7
² 頁數:233頁
² 出版日期:2008/01/09 初版 2009/05/07 二版

² 閱讀動機:
還記得高三有一段日子,應該是要充滿鬥志的準備升學考試,然而我卻渾渾噩噩的度過每一天,媽媽對於我的讀書態度忍無可忍,便拿著<早上三小時完成一天工作>要我花時間來閱讀,但那時的我毫無興趣。直到升上大一,我開始體認到自動自發讀書的重要,下定決心要閱讀一本有關時間管理的書籍,那時的我也回想起媽媽每天都帶著一大本筆記作時間規劃,每天都過得很踏實,因此,我再次拿起了<早上三小時完成一天工作>,希望這本書能夠幫上我的忙。

² 本書大意:
夢想很偉大,但要如何實踐?如果仍是想到什麼做什麼的態度,那目標依然遙不可及。透過<早上三小時完成一天工作>,你不僅了解到自己目前的問題,也進而學會該如何改善,如何利用20%的時間完成80%的事(八十/二十法則),如何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如何讓自己也能有多餘的休憩時間……,你也可從中知道成功者管理時間的方法,述說他們如何處理再煩雜不過的大事,從實際規畫教學到經驗分享,讓你也能往目標前進一大步!
² 分析與心得:
對我來說,像是這類型具有教學的工具書是我最喜歡的書籍種類,小說、散文類的有時候反而還比較不吸引我,或許是個性使然吧!每次看到具教學的工具書,我一定會先翻目錄,這次也不例外。<早上三小時完成一天工作>的編排順序是先由基礎的時間管理作第一個主題,再慢慢到製作、使用備忘錄為第二個主題,而第三個主題則是告訴讀者提升效率的方法,最後希望讀者能以正確的態度來活用時間。其編排順序跟我當初的期望還蠻相符合的,由淺到深,再由實質的方法到心理調適,這也是我當初選擇此書的原因之一。
這本書的作者常用有形的東西來描寫無形的時間和目標,像書中有提到,目標就像是一隻鯨魚,它離我們越遠,看起來就越小,但若靠我們越來越近,它龐大的體型反而會讓我們感到畏懼。像學生,越是到了考試的緊要關頭才要K完所有範圍的功課,這時反而讓自己備感壓力。所以作者提到了「鯨千分法」,當目標還很遙遠時,我們應該先把目標分成好幾等份,一天一步慢慢完成,這樣才不會導致俗話說的「臨時抱佛腳」了。
可是話說回來,若要每天都能完成一點,我想那需要很大的自制力,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真正能實踐過,第一個是人的惰性,我今天累了想先休息,就這樣一天拖過一天;第二是不平均的時間密度,星期三整天都沒課,而星期四早上上課晚上還有家教,或許還有更好的方法值得我們去探討及發掘。
其實,不管看哪種類型的工具書,我都會把它當作一種參考或目標,我們並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消化書中所有內容,套用到生活中,尤其是時間管理,我會先吸收作者的幾大項規則,然後慢慢摸索內化成自己的一套系統,再發展出屬於我自己獨一無二的時間備忘錄,雖然現在我也還在摸索的階段當中,但我相信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未來的某一天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管理員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